前言:腸道被叫做“第二大腦”的原因居然是因為腸道內的“小人兒”會思考,原來這些不僅“小人兒”影響著我們的情緒,我們的行為,而且幫助我們從根本上抵御疾病。那么你真的分得清某些決定和判斷,是受大腦影響而產生的,還是受“腹腦”影響而產生的呢?
正文:腸道菌群平衡對人體來說有何重要意義呢?其實在人體內,最 大的粘膜免疫器官,就是我們的腸道,腸道在人體中占據了七到八米的長度,它彎彎曲曲的包裹在我們的腹腔里。在腸道的內表面上,分布著大量的細菌,有有害菌,有益菌,總重量可能超過一公斤左右。這么龐大的一個細菌種群,想象一下,如果體內是有害菌為主,那人不可能健康。但是如果一公斤中的細菌是有益菌為主體,比如剛出生的嬰兒,體內雙歧桿菌為主,可能占到了整個菌群的95%以上,那么我們可以看到,嬰兒生長的能力,以及他的生命力,包括他皮膚的光潔狀態,那可能都是人生中最 好最優質的時期。我們由此可以想到,如果我們可以改善我們腸道菌群平衡,讓我們身體的有益菌能夠多起來,那么這對于我們控制疾病,包括保持年輕,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我們體內的有益菌群,其實更多的容易受到我們平時飲食環境的影響。我們平時都有經驗,比如中午吃錯了東西,下午就會拉肚子,這就說明菌群的變化在我們體內是非常迅速的,它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,就導致我們的菌群平衡被打破。
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,能讓我們的民眾去使用到一些益生元類的物質,去改善自己身體里的腸道菌群。讓他能夠使有益菌的數量持續的居于優勢地位,來杜絕有害菌所產生的毒素和垃圾。這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,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,一個健康的腸道菌群平衡對于他們的身體,都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。
腸道在醫學上,還有一個特別的稱呼,叫做人體的“第二大腦”也叫“腹腦”。指的就是腸道里的細菌,在控制人的一些情緒。比如,你感到心情愉悅時,食欲會增加;你感到沮喪時,可能就不想吃東西。這是我們平時在情緒上能直觀的感受到腸道對人體情緒的影響。那么腸道既然是我們的第二大腦,它其實調節的是我們整個人體各個方面的健康。我們現在面臨的普遍的情況是民眾對于腸道問題的漠視態度。更多習慣于,頭痛治頭,腳痛治腳,只是從疾病的表象去下功夫。但是中醫里提到的。治標一定要先治本。什么是本呢,本在人體上究竟如何體現,我們現在通過微生態的研究發現,我們人的腸道是根,腸道里的益生菌是本。所以只有把益生菌給養好了,通過益生元的調節把益生菌養好了之后,我們才真正的起到了一個培根固本的作用。也是從根本上,杜絕了一些疾病發生和發展的種子。